文訊 [第412期]:按字索驥 讀步砂拉越

點閱:26

作者:文訊雜誌社編著

出版年:2020.02

出版社:文訊雜誌社

出版地:臺北市

格式:PDF,JPG

附註:月刊

本期內容簡介
 
編輯室報告
白駒過隙,大河流長
 
2018年11月2日,「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」兩年一次的年會在台北召開。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女作家近六十位,名單中出現景小佩,讓人非常驚喜。李有成、高嘉謙利用她們開會空檔,見了小佩。希望這位與永平結縭14年,在他生命最後一刻,仍心心繫念的人,能夠寫篇文章,填補李永平奮鬥的生命歷程中,一大段未為人知的空白,以及加深我們對好友的瞭解。
有成和嘉謙的誠懇,感動了小佩,願意試著打開回憶之窗。我們期盼卻不敢奢望。過了大半年,2019年7月30日,電腦中跳出一封信和附檔三萬六千字的長稿。一口氣讀完,幾度淺笑、大笑,幾度流淚、哽咽。文中真誠剖解、坦露兩個傲氣又相愛的可貴靈魂,也讓我們認識了更完整、真實的永平;看似孤傲不群,遠離塵世,不理俗務,只顧埋首寫作的他,其實是多麼的溫暖、善良、高潔。
2019年8月6日~9日,李有成、張錦忠、張貴興、高嘉謙、蔡宜妮、黃英哲、李文卿、杜秀卿、楊索和我,有機會結伴砂拉越古晉之行。期待又有些傷感,這趟旅程,我們也想一探,究竟是怎樣的水土,能孕育出一個這樣的李永平?
四天三夜,在林離、蔡羽的安排,永平弟弟、妹妹的陪伴下,我們走訪永平讀過的四所小學、一所中學,也在他父親當年買的馬當山畔的胡椒園中流連。永平妹妹淑華憶起歡樂中夾雜悲傷的童年。買下胡椒園不久,戰爭結束,軍隊撤離,整個山谷的胡椒頓時無人問津。之後投資肥皂工廠,父親又因車禍重傷臥床,很快關閉。家境自此極度困窘,而父親唯一心願仍是讓永平繼續求學。
離開這個昔時永平家傷心地的胡椒園,回頭看到蔚藍天空下的馬當山,心頭一震,這不就是永平窩居、俯首寫作的淡水小樓,從書房窗戶望出去,同樣景致的觀音山?
晚上和永平的兄姊弟妹聚餐,憨厚靦腆,隱約都有永平的影子。永平是全家人的希望,大他一歲的姊姊、小他兩歲的妹妹,從小就崇拜他,成為大小跟班,闖蕩探險、閱讀武俠小說,唯永平馬首是瞻。我們尋訪了《吉陵春秋》中的萬福巷、印度街,品嚐了古晉的小吃。夜晚沿著砂拉越河散步,想著永平20歲離家,去鄉半世紀,一路的艱辛與困頓,一路的甜美與榮耀。
告別古晉,告別永平的家人,心中留存了對永平更豐富、更深沉的回憶,也對這片孕育他的山川,充滿了感激。
1976年,李永平離台赴美深造。同時間,小他九歲的張貴興自砂拉越美里省來台。張貴興十五、六歲就在馬來西亞《學生周刊》、《蕉風》,開始以不同筆名大量發表作品。19歲來台後,以充滿婆羅洲鄉野傳奇的小說,初探台灣文壇,引起矚目。來台四十餘年,跟永平一樣,寫作是他一生的志業。迫於生計,張貴興當過編輯、英文教師,也曾停筆過一段時間。在融匯、探索創作題材的過程中,他寫過城市都會,作品中總不乏南洋色彩,但一直到多年後,才「回到雨林」書寫原鄉故事。正如張錦忠所言,20年,恰是奧德修斯歷經漂泊後返回倚色佳的時間,《群象》、《猴杯》、《野豬渡河》,張貴興終於在他記憶的故鄉,找到文學的安身立命之處。
本次專題最特別的文章,除了景小佩書寫李永平的〈讓我再念你最後一次〉長文外,張貴興的〈樹骸和鐵皮〉,實是近年來小說家難得的力作,親身撰述他的創作歷程與故鄉描繪。每到歲末寒冬,最怕聽到長輩、友朋過世的消息。尉天驄、林良,如兄如父。一篇篇好友、故舊、門生的追憶,至情至性,都是心靈深處湧出的感恩與思念。我更深刻認知,人世一霎時,只有文學的生命能恆久。
 
本期專題|按字索驥讀步砂拉越
古晉.與林.李永平 美里.野豬.張貴興
從頭讀懂砂拉越一張錦忠
沿河畔讀報觀星一林離.蔡羽.方秉達.張錦忠
深入莽林的軌道一張貴興的小說起點
闖進小說婆羅洲一房慧真.李宣春.言叔夏.陳柏言
在滬尾與貓城間一高嘉謙.楊索.李有成.李文卿
|十四年婚姻、三萬六千字的告別練習
|讓我在念你最後一次.景小佩李永平
|朝聖砂拉越
|旅人必讀文學地圖
專欄筆陣|向陽x周志文x韓麗珠x賀淑芳x龔萬輝x袁瓊瓊x童偉格x朱嘉漢x黃錦珠x須文蔚x張瑞芬
懷念作家|文壇拓荒者一尉天驄 永遠的春陽一林良
我們的文學夢|邱坤良

雜誌簡介
 
《文訊》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,發行逾30餘年。2003年5月3日,《文訊》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,持續發展迄今,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、研究、傳播、發揚台灣文學。
 
基金會所發行之《文訊》雜誌,為關心新書資訊、出版動態、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,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、整理及研究,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,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;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、學者,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。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,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,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,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。

  • 編輯室報告
  •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
  • 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
  • 島嶼串流
  • ︱我們的文學夢︱有生活就有作品――遊戲作為文學與藝術創作的素材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