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地攬風

點閱:1

其他題名:大地揽风

作者:錢振文, 葛秋江著

出版年:2013[民102]

出版社: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

出版地:石家莊市

格式:PDF

ISBN:9787537564991

分類:地理  簡體書  

附註:簡體字版

內容簡介
 
3月7日,800本《大地攬風》運到了公司。三載潛心撰寫,多次與出版社溝通,終於修成了正果。看到她淡雅的封面,質樸的文字,流暢的文筆,大家都興奮不已。與一般文化專著相比,《大地攬風》做了一些新嘗試,她採用純文學手法,增強了文化理念的表現力和感染力,為企業文化諮詢帶來一股清新空氣,也為管理諮詢界樹立了一個創新典範。
企業文化,說實也實,說虛也虛。“實”是“虛”的表現,“虛”是“實”的昇華。理論上,只要有組織,就一定有文化,企業一出現,企業文化也就隨之產生了。最初雖沒有企業文化這個詞語,但人們卻能隱約感到其存在:企業如人,都有不同個性特質。這種特質只能意會,難以言傳。能感知的就是實,難以言傳的就是虛。直到上個世紀中期,國外有人著手研究這個虛的東西,並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,就叫“企業文化”。
其實,名詞提出並不難,難的是如何表現與傳達。企業文化本質屬性是虛的,不像機器設備、廠房土地那樣形象直觀,那樣一目了然。它的“實”,存在於員工身上,存在於產品之中,也存在于領導者身上;或者說,她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每個領域都有她的存在;而她的“虛”,就是一個觀念,是從實中提煉出來的,表達起來比較費勁。每個人的角度不同,理解能力有高低,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也各不相同,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差別。用這種直觀方式傳播企業文化,統一員工思想,距離隨心所欲、得心應手的境界還有十萬八千里。
當然也不是沒辦法,借助于傳統和現代手法,選擇適當傳播途徑,企業文化還是可以表現和傳播的。通過多年探索,逐步形成了以文字為主的表現企業文化的方式,即在訪談調研之後,以文字表現企業文化的理念,形成完整的企業文化體系,成為諮詢行業的共識。雖然其他表現方式也各有其特點,但總體不適應于企業文化。例如,繪畫直觀形象、感染力也不錯,但準確性不足,不能和文字相媲美;音樂美妙動人,但也缺乏準確性,儘管有的企業有自己的企業之歌,歌曲也配有歌詞,但歌詞只是配角,含義也寡淡無味;現代影視技術帶來了新的表現手法,甚至可以將文字、音樂和畫面雜糅在一起,但不如文字意味深長、格調高遠,沒有回味空間和咀嚼價值,無法佔據主流陣地,產生不了重大影響——古老的文字,在傳播文明方面的地位依然是一統天下,無法撼動!
當前,企業文化前期成果是《企業文化手冊》,後期多以宣講、開展活動為主,缺乏純文學作品參與其中,即使《員工故事集》和《人物先進事蹟》這類作品,也沒有或缺乏文學價值,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。前些年,我們在諮詢過程中開始注意這個問題,力圖在理念體系中增加文學的成分,提升感染力和滲透力。例如,我們這樣表現長白山集團的企業精神:長白胸襟,嶽樺風骨,天池境界,火山激情,比起包容開放,鄙視安逸、淡漠利益,充滿激情等詞語,這種文學手段更加生動形象,充滿張力;再比如,我們選取雪蓮來表現新疆捲煙廠的廉潔文化:寒鑄靈秀,守貧能廉。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。這些嘗試,為以文學表現文化的嘗試積累了不少經驗。
早在2011年,我們就有過一個想法:每到一家企業,都要撰寫一篇散文,來闡釋該企業的文化理念,將來有一天,集成一個集子。這種方式,諮詢行業過去從未有過,主要是因為對文字駕馭能力要求極高,並非人人可為。文字之所以強大,在於她靈動多變、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,古人說,“詩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詩歌如此,作為文學的輕騎兵散文也是如此,甚至更加通俗普及。不是人人都能讀懂詩歌,但幾乎人人可以讀懂散文——我們的探索就這樣開始了。
三年來,我們為不少企業提供過諮詢,為探求企業文化源泉,我們對企業所處的地域文化、歷史文化、以及周邊人文和自然環境做過詳細研究,往往見景生情,觸目感懷,借助於筆端,使之變成涓涓文字,彙集成《大地攬風》一書。
撰寫過程中,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:如何處理感性與理性的關係,即文章既要表現山水之秀麗、人物之精神和人文之厚重,讓讀者充分享受審美樂趣,還要以議論抒情等方式,表達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,前者是閱讀的載體,後者是閱讀的目的。從本書結果看,這一目的基本達到了!

  • 1 驼梁还是那个驼梁
  • 2 草堂诗魂
  • 3 长白山上读岳桦
  • 4 野菜中的母爱
  • 5 背水古阵 沉寂的活火山
  • 6 解读“红色旅游”
  • 7 井陉矿区,从历史中寻找“金矿”
  • 8 一个农民和他的旅游世界
  • 9 嶂石岩现象
  • 10 赵县 梨花开遍了天涯
  • 11 一片树的意义
  • 12 石家庄的吉祥之门 ── 休门
  • 13 城市旅游,石家庄旅游业的希望
  • 14 呻吟的生命之母 ── 滹沱河
  • 15 石家庄:百年河梦
  • 16 铁路的出现和风景的发现
  • 17 让杂技回到人民中间
  • 18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
  • 19 安居在庄窠里的瓷片
  • 20 郭南村的一天
  • 21 魏家坡
  • 22 水乡高淳
  • 23 南京的民国烟云
  • 24 南京长江大桥
  • 25 当罡风变成天籁
  • 26 醉美长白山
  • 27 至德唯绿
  • 28 桃花依旧
  • 29 天山英魂 戈壁激情
  • 30 夜听秋雨
  • 31 夜枕长江畔
  • 32 寻祖三星堆
  • 33 相遇金沙遗址的先民
  • 34 漫话龙子湖
  • 35 祠堂竹韵
  • 36 拜访石林
  • 37 又闻鸡鸣时
  • 38 丹东的断桥
  • 39 最是熬菜滋味长
  • 40 珠城淮河情
  • 41 军人,意味着什么
  • 42 大禹像前的诘问
  • 43 中国民族巾帼第一人
  • 44 阳光下的皇城相府
  • 45 冀中平原的老榕树
  • 46 南湖红船今何在
  • 47 中午的喧嚣从未走远
  • 48 没有围墙的城市
  • 49 杨柳 池塘 老县长
  • 50 秋色春意古北口
  • 51 第一次下煤井
  • 52 新疆“雪莲”情
  • 53 拂去尘埃祭英魂
  • 54 九乡溶洞的奇观
  • 55 在济南三年 我没有见到泉
  • 56 住在补树书屋的老李
  • 57 沉思于许慎墓前
  • 58 被保护的与被毁灭的